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以来,在党的十年自我革命过程中,已将纪律建设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正式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实现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全”和“严”是关系到“治”的深度和广度的首要因素,而党的纪律建设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党的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是促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根本保障,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有力抓手。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是历史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产物,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是在充分吸收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纪律及党的纪律建设主张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所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曾对如何严明党的纪律等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并作出过大量论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纪律建设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研究资料;我国坐拥五千年历史文明,同样拥有诸多关于“廉政”等与纪律建设相关的文化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作为宝贵的理论资源又被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充分继承和发扬,党的纪律建设理论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充实和扩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根植于自身成长的历史根基之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纪律建设,这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所遭遇的艰难外部环境,亟需严明的纪律匡扶组织力量的时代要求使然;也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需要借助纪律建设所具有的刚性力量,形塑自身威信以更好贯彻群众路线之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人的纪律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萌芽与奠基;社会主义革命与探索时期的徘徊与过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流中逐步恢复且进一步发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根基。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现实诉求,是基于党情、国情、世情产生显著变化后的主动选择。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对规范党员行为、坚定遵纪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只有作为个体的每个党员、干部坚定支持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动力和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在“两个大局”中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风险考验时坚守初心使命,凝聚磅礴力量。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首要是严明党纪、强化党的纪律建设,这既是完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使然,更是立足党情、国情、世情所必须坚持不懈的确之必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架构和完备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发展,直至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布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五加二”党建总体布局,形成了以“六大纪律”为基本框架的内容体系,突出了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地位。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作为新时代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鲜明的问题意识、辩证的逻辑思维、明确的系统观念、坚毅的战略定力是其显著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实践成果丰富,已经形成完备的经验镜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的纪律建设,解决了许多党内突出问题,提高了应对“四大考验”与“四大风险”的能力,时至今日,不敢违纪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违纪的制度趋于完善,不想违纪的自觉正在形成。同时,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基本经验也在我们党坚持自我革命以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以坚持以强烈的党性自觉强化纪律教育;坚持与时俱进维护党章权威;坚持从严贯彻纪律建设全过程;坚持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为核心内容的最新表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纪律建设在具体实践中难免存在问题与不足,这就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可能。首先,查找问题:部分党员的纪律认识不到位;纪律建设制度体系亟待完善;纪律建设系统合力尚未形成。其次,剖析原因:党内纪律文化尚未形成共识;党员干部主体责任局部缺位;纪律建设各要素暂未联结匹配。最后,观照百年经验提出现实启示:强化纪律教育,巩固党员遵纪自觉性;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纪律建设针对性;完善制度体系,提高纪律建设科学性;强调以人为本,彰显纪律监督广泛性。多措并举,实现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全面完善和进一步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和治本之策,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组织防腐拒变能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应有之义。深入学习、研究党的纪律建设,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作者:邵鹏 李建军)
注:作者邵鹏,系437必赢会员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者李建军,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