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者/故事正文

专注科技创新的“挑山工”——访我校采矿工程研究院潘立友教授

发布时间:2019-07-15  点击:

资料图:潘立友(左三)在工作中


近日,泰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举行,我校采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潘立友教授获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先进个人称号。

潘立友说,30年来,他就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煤矿冲击地压防控问题。如何将“黑色金子”煤炭安全开采出来,让工人安全,把工人从繁重、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矿井能持续安全发展,是他的主要研究课题。记者发现,这位新时代的“挑山工”,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承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课题等国家级纵向课题近10项,授权发明专利数十项、还创立了“缺陷体”防治冲击地压的理论体系。30年来,他是如何开展科研工作的?近日,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一辈子干一件事

潘立友教授办公室,进门处写有“大爱无疆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的牌匾十分显著。而随着采访逐渐深入,记者发现被他当作座右铭的这16字和他一生矢志追求的事业有太多的契合。

大学毕业30周年聚会上,潘立友跟同学们说:“我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一件事用一辈子用心去干,那就是解决煤矿冲击地压防控问题。”

潘立友1984年考入山东矿业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后于1985年转入采矿工程专业,1987年大学提前一年毕业并考取宋振骐院士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阶段,潘立友就开始从事煤矿安全与煤矿动力灾害特别是冲击地压防控方面的研究。

谈到自己的科研,潘立友表示:“冲击地压是一个牵扯到广大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灾害。我的每一项研究、每一个现场具体问题的解决都是为了把煤矿工人从繁重、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矿井能持续安全发展,说到底我做的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的工作,所以感到心里时刻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这份责任,全国300多个与冲击地压(矿压)有关的矿井,潘立友去过近200个,足迹踏遍东至山东,西至新疆,北至黑龙江,南到广东的全国大部分矿区,解决了300多个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问题,把有灾害的巷道变成了无灾害的通道。

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对冲击地压深入的思考总结,潘立友创立了“缺陷体”防治冲击地压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在解决冲击地压问题过程中进行了持续的理论完善、方法及技术创新,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29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他的理论、专利及技术在山东、河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陕西等全国各大主要产煤区尤其是灾害比较严重的冲击地压矿区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与推广,使得重大冲击地压灾害基本得到有效治理,保守估计取得了上千亿的经济效益。

解决问题的实战派

全国最老也是开采深度最深的开滦矿区是潘立友“起家”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起,潘立友就开始在开滦矿区进行冲击地压的系统研究,一直干了近30年。今年年底即将关停的开滦集团赵各庄矿领导曾对他说:“矿井关了得树个功劳碑,第一个名字就该写你老潘。这些年来,几千矿工与周边近十万居民,几乎都是靠你的技术撑到现在,解决了我们工人吃饭的大问题。”

山东是煤矿冲击地压灾害最多的省份。据悉,赵各庄矿领导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冲击地压灾害严重,考虑到安全问题,这个矿的井下多个采区很早就被集团公司下达了禁采令。潘立友这么多年,利用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技术,成功解决了该矿的冲击地压难题,使矿井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开采。

这些年来,潘立友几乎走遍了山东省内所有冲击地压矿区。山能集团华丰矿、新泰市辖区内煤矿近20座矿井,都有潘立友工作的身影。

潘立友到煤矿现场,不仅只是研判冲击危险性,更重要的是拍板定事。2018年,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东保卫矿一采煤工作面出现强烈的冲击地压显现,集团公司邀请潘立友去现场研判。当时潘立友、矿方和集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在采用哪个方案上现场产生了分歧。潘立友说,用我这个方案没问题。其时,在现场一线干部工人眼中,教授是注重理论的专家。外来的和尚能念好经么?大家产生了疑问。最后,潘立友拍了胸脯向矿上、集团公司做了保证,矿上最终采纳了他的方案。方案实施期间,潘立友实时盯着现场,跟进井下情况,使该工作面顺利安全地采了出来。依靠潘立友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仅2018年,他就帮助东保卫矿实现赢利达6个亿。

近几年,潘立友一年出差在外至少200天。作为冲击地压防治方面的权威专家,虽然已50多岁,潘立友至今还坚持到矿必下井。只要现场需要,所有矿区不分大小、条件好坏,一声召唤,潘立友立即就到。潘立友去现场没有高调的姿态,不追求待遇和虚名,也从不拖泥带水。有的比较急的工程和问题,潘立友基本上都是无偿解决。“矿上对潘老师最多的评价就是,潘老师是实实在在、立竿见影解决问题的专家,是实战派。”谈到矿上对潘立友的认可,他的学生兼科研助手陈理强这样对记者说。

潘立友实干、低调的做事风格受到了矿上的欢迎,同时也为437必赢会员中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山科大的教授真牛,山科大培养的学生能吃苦,敢担当。”潘立友到过的矿都会给出这样一致的评价。

青蓝相继薪火传

潘立友从2002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7年来共培养了3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很多学生已成长为采矿安全领域的专家,一些学生也走上了主要领导岗位,如山东能源集团副总经理张若祥等。

冲击地压防控属于工程背景强的学科,结合采矿现场的培训更有的放矢,也尤为重要。潘立友经常在现场召开小规模培训会,利用“挂图研判”的方式一方面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把自己多年来创立的理论技术体系和积累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年轻人。仅在煤矿现场,每年接受潘立友培训的人员就达到2000人次。

2017年,437必赢会员中心与黑龙江龙煤集团签署矿井深部灾害控制战略合作协议。2018年10月,黑龙江龙煤集团业务骨干提升班在437必赢会员中心泰安校区开班,潘立友负责组织对提升班28名业务骨干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同时,他带着一个三四十人的大团队,对龙煤集团4个矿区的矿井进行采掘工程全覆盖式冲击地压防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能干事的年轻人。近年来,仅龙煤集团,潘立友就已培养了20多个在冲击地压防治上能独当一面的现场专家。

尽管平时潘立友非常忙,但他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多年来,潘立友先后承担过《矿山压力》《岩石力学》等十余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治理灾害,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进步。我乐意做科技创新的‘挑山工’,把创新意识和精神‘挑’给同学们。”潘立友深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上课时,他总喜欢把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与同学们分享,并鼓励同学们勇于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谈到煤矿的未来,他希望学生们能继续钻研下去,“希望不久的将来,煤矿能整合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使机器人能替代人到最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全国都是没有污染、工人安全、效益优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现代化煤矿。煤炭是‘黑色金子’,它作为中国第一能源的战略地位短期内不会变。我热爱我的事业,还要带着我的学生一直奋斗下去。”(通讯员:刘钦兴 记者:任波)